• 2023年第4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测控通信与导航
    • 融合北斗短报文与CCSDS标准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系统设计

      2023, 44(1):1-6. DOI: 10.12347/j.ycyk.20220519001

      摘要 (241) HTML (70) PDF 885.79 K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北斗系统全面建成,北斗短报文在我国卫星测控领域的应用逐渐展开。为了充分利用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功能、保密性好、全球覆盖等特性,参考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的可扩展标记语言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XTCE)标准,提出了融合北斗短报文与CCSDS标准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CCSSDS XTCE和北斗短报文的应用现状;其次,考虑到北斗短报文的容量限制,设计优化了卫星遥测遥控数据传输格式和内容;再次,针对北斗短报文传输特性,探讨了加密通信方法;最后,为保证遥测遥控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设计了数据连续识别和丢包补发方法。结果表明,融合北斗短报文与CCSDS标准的卫星遥测遥控数据系统,可以为提高卫星的设计与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一种天基信息支援测控保障能力快速评估方法

      2023, 44(1):7-14. DOI: 10.12347/j.ycyk.20220410001

      摘要 (170) HTML (22) PDF 870.11 K (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天基信息支援的高实效性对测控保障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针对测控保障能力的快速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快速评估方法。首先,依据时序和事件逻辑匹配一致性原则,将整个评估流程拆解为天基信息支援对测控需求确定、评估数据收集、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分析评估数据、提供评估反馈和建议5个步骤,并基于拆解步骤项,确定了评估实施流程,设计了评估层级结构模型,提出了评估方法。然后,依据独立性原则确定了评估指标和标准,采用综合赋值法确定了指标权值,得到归一化评估结果,并确定不同标准对应的决策建议。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方法能够快速完成测控保障能力评估,并提供对应的合理处置决策建议,可为天基信息支援的辅助决策快速提供有效依据。

      • 0+1
      • 1+1
      • 2+1
    • 基于单光子探测器恢复时间的误码率分析

      2023, 44(1):15-21. DOI: 10.12347/j.ycyk.20220609001

      摘要 (129) HTML (43) PDF 1.44 M (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深空激光通信中,为满足通信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的要求,常采用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PPM)与单光子探测器(Single-Photon Detector, SPD)相结合的探测体制。本文从单光子探测器的恢复时间特性出发,推导了探测器单元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模型,建立了基于信号或硬判决和最大计数硬判决的多元单光子探测器阵列误码率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16-PPM调制和RS(15,8)编码(Reed-Solomon Codes,里德-所罗门编码)体制下,为实现1.22 Gbps的通信速率、误码率优于10-7,当探测器单元数为4时,探测器恢复时间应≤3.2 ns;当探测器单元数为25时,探测器恢复时间应≤10 ns。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Q/V频段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下的传输特性

      2023, 44(1):22-29. DOI: 10.12347/j.ycyk.20220413001

      摘要 (88) HTML (17) PDF 1.59 M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地面时,由于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因此从背风面向天基中继卫星传输,可避开迎风面的高电子密度,并以Q/V频段为测控频段,经中继卫星转发至地面测控站。本文以波阻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Q/V频段在不同等离子体参数下的传输特性,并仿真了等离子体对Q/V频段天线波束指向的影响。结果表明:Q/V频段在等离子体中穿透性更好,可在更高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下保持较低的衰减值。但Q/V频段下的天线波束指向偏差较大,随着频段的提高和入射角度的减小,偏差值逐渐减小。因此,应用Q/V频段,通过中继卫星转发实现实时通信,有利于缓解再入飞行器“黑障”现象。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卫星波束标校信号码型对比分析

      2023, 44(1):30-36. DOI: 10.12347/j.ycyk.20220331001

      摘要 (106) HTML (19) PDF 1.26 M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GEO轨道通信卫星同步定点后会出现周期性漂移,导致波束指向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对波束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捕获进行了研究。由于标校信号捕获依赖于标校信号之间的正交性及其自相关特性,因此文中提出了标校系统中信号码型选择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天线存在指向误差时,Ka频段标校站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差异可达近30 dB,这给标校信号码型设计和标校信号的捕获带来了困难,因此文中从码型的抗干扰性能、实现复杂度、能量估计精度和捕获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和对比了m序列信号、Walsh信号、单频信号和Chirp信号(扫频信号)这4种码型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抗干扰性能上,伪随机序列信号和Walsh信号最好,Chirp信号次之,单频信号最差;在复杂度方面,Chirp最复杂,伪随机序列和Walsh序列次之,单频方式最简单;在估计精度方面,三者的估计精度相当;在捕获性能方面,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而且当两个标校站的接收信号功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Walsh信号的捕获性能明显优于m序列。因此标校系统可优先选择Walsh码作为标校信号。

      • 0+1
      • 1+1
      • 2+1
      • 3+1
      • 4+1
    • 深空干涉测量对流层经典模型改进

      2023, 44(1):37-42. DOI: 10.12347/j.ycyk.20220217004

      摘要 (100) HTML (8) PDF 898.99 K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流层延迟修正误差是深空干涉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通过修正对流层经典天顶延迟模型和Niell映射函数NMF(Niell Mapping Function)构建了一种高精度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首先,结合我国深空网喀什深空站对流层延迟实测数据,对Saastamoinen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修正天顶干延迟参数,模型精度相对改善29.6%;然后,针对NMF低仰角情况下映射偏差较大的问题,构建偏差函数模型,显著改善了低仰角下的映射性能,经实测数据验证:仰角在0°~30°时,对流层延迟模型偏差相对改善约30%。改进后的对流层区域模型估计精度高,可为我国深空干涉测量对流层延迟修正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自适应盲均衡信道的设计与实现

      2023, 44(1):43-47. DOI: 10.12347/j.ycyk.20220523002

      摘要 (103) HTML (11) PDF 3.84 M (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星地高速遥感传输信道中客观存在的码间串扰、信道不确定性等情况,提出采用双模式自适应盲均衡方法,综合了CMA(Constant Modulus Agorithm,恒模算法)均衡器的高稳健性以及LMS(Least Mean Square,最小均方算法)均衡器的高精度等优势。方法在均衡初期,利用CMA均衡器实现快速收敛;在MSE(Mean Square Error,均方误差)较小时切换为LMS均衡器,完成高精度收敛,实现了星地高速传输信道失真信号的快速高精度校正。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遥测装备智能运维系统的研究与工程化实现

      2023, 44(1):48-56. DOI: 10.12347/j.ycyk.20220314001

      摘要 (106) HTML (5) PDF 2.31 M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航天发射和在轨航天器管理任务的不断增加,为支撑各类测控需求,遥测站数量越来越多,测控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从整体降低对遥测任务及遥测装备的运维管理成本,提升运维信息的应用能力,为各类角色用户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撑,需要建立体系化的遥测装备智能运维系统。构建多级智能化运维体系,通过现代化信息感知和传输技术实现装备信息的多维度快速获取、感知和汇聚,全局性掌控战斗资源,建设运维中心及信息处理平台完成数据的智能融合处理,通过对各装备、各时段数据的比较,关联挖掘信息,深层次利用运维数据,实现资源全景展示、装备状态监视与智能维护、运行效能评估、态势分析与预测等能力,为遥测资源和战斗力部署调度提供直接全面的决策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基于PSK调制的数字通信信号仿真分析技术

      2023, 44(1):57-63. DOI: 10.12347/j.ycyk.20220413003

      摘要 (123) HTML (19) PDF 1.01 M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实际工程系统接收到的PSK数字通信信号在教学科研中不易获得,而PSK调制仿真数据则可以自己产生。在掌握通信原理和仿真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实现对BPSK、DPSK、QPSK、DQPSK、8PSK、π/4-DQPSK、OQPSK等数字通信信号源的模拟仿真,可对调制体制、工作频率、传输码率、采样频率、信道特征等参数进行灵活设置,并按要求生成规定格式的DAT数据文件,可作为调制方式识别软件的训练和测试样本。结合模方谱、平方谱、四次方谱、八次方谱等谱线参数特征,同时结合星座图和眼图进行基于PSK调制的数字通信信号的调制体制判别和验证。

      • 0+1
      • 1+1
      • 2+1
    • 基于无人机的天线测量系统研究

      2023, 44(1):64-71. DOI: 10.12347/j.ycyk.20220507001

      摘要 (209) HTML (40) PDF 14.26 M (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天线测量领域,为了评估天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性能,现场天线测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无人机对天线性能指标进行现场测试评估的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前无人机天线测量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满足远场条件下直接测量天线方向图、增益等指标,一种是在近场测量后进行数据变换获得远场天线指标。本文总结了基于无人机的天线测量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外场无人机测量方案,通过S波段标准增益喇叭天线辐射方向图外场测试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进一步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宽带相控阵馈源可展开反射面天线研究

      2023, 44(1):72-78. DOI: 10.12347/j.ycyk.20220402001

      摘要 (180) HTML (17) PDF 1.89 M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满足星载高增益天线的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带有相控阵馈源的伞状可展开反射面天线。首先介绍了反射面天线可展开机构的原理及设计,由碳纤维天线肋和金属编织网面组成反射面,在高精度可展开机构的动作下实现其收拢和展开,从而大幅减小其收藏包络尺寸。对于直径为1.14 m的可展开反射面天线设计了宽带相控阵馈源,采用金属Vivaldi天线作为相控阵单元,根据极化方式、焦径比和扫描范围选择排列成双极化矩形阵列,使可展开反射面天线在8~16 GHz内实现二维波束扫描,通过电磁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宽带相控阵馈源能够有效地增加可展开反射面天线的视场,反射面天线在8 GHz、12 GHz和16 GHz时扫描到0°的增益分别是38.03 dB、40.65 dB和41.48 dB,扫描到+3°的增益分别是37.68 dB、40.68 dB和41.09 dB。

      • 0+1
      • 1+1
      • 2+1
      • 3+1
      • 4+1
    • 一种基于Star算法的多路视频稳像方法研究

      2023, 44(1):79-87. DOI: 10.12347/j.ycyk.20220425001

      摘要 (103) HTML (11) PDF 13.01 M (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稳像算法中存在特征点提取速度慢、误匹配率高,以及多目相机的多路视频稳像太过耗时、实时性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r特征点提取算法的多路视频快速稳像方法。首先采用Star算法提取视频当前帧特征点,然后采用光流法结合当前帧特征点信息跟踪预测下一帧对应的特征点,以加快特征点提取速度,同时减少所提取的特征点错误匹配率。通过对匹配的特征点求取相应的仿射变换矩阵获取帧间运动矢量,进而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帧间运动矢量进行滤波处理,以滤除其中的相机随机抖动矢量并保留相机的主观运动矢量。最后依据滤波后的运动矢量进行图像补偿得到稳定的图像序列。针对复眼导引头存在的多路视频抖动情况,基于OpenMP并行开发库,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优势,实现了多路抖动视频的并行实时稳像。所设计的数字稳像算法在PC平台下对4路抖动视频(OTB100的BlurCar系列视频,分辨率为640×480,帧率为30 FPS)并行稳像的结果参数为:峰值信噪比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PSNR)平均提升了4.62 dB,单帧耗时平均为14.51 ms。经仿真实验证实,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特征点匹配正确率高,可实现多路输入视频的实时稳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雷达与对抗
    • 基于分层人工鱼群的相干极化-DOA联合估计

      2023, 44(1):88-98. DOI: 10.12347/j.ycyk.20220731001

      摘要 (73) HTML (4) PDF 1.73 M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智能优化算法是解决多维非线性优化问题、提高计算效率的有力工具。本文针对相干辐射源极化-空间角联合估计中计算量巨大的工程难题,以广义子空间拟合约束公式为代价函数,提出一种分层人工鱼群算法。该算法基于分层协同策略将鱼群分为底层和顶层,底层以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全局搜索以保证种群多样性,顶层以粒子群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以加快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证明:分层人工鱼群算法能大幅降低广义子空间拟合的计算量,尤其是在较多目标的情况下。算法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可提供优于传统人工鱼群算法的估计精度。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一种改进的补偿因子区域不变CS算法及Simulink模型建模

      2023, 44(1):99-110. DOI: 10.12347/j.ycyk.20220530001

      摘要 (113) HTML (17) PDF 3.88 M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相位补偿因子、距离向补偿因子和方位向补偿因子的产生是合成孔径雷达实时CS(Chirp Scaling,调频变标)算法中的关键。针对一种现有的补偿因子区域不变CS算法进行了改进,对于更新步长内各单元的统一补偿因子,采用该区域内所有单元频率平均值对应的补偿因子,代替原来使用的第一个单元对应的补偿因子,使得最终的补偿结果相比于原有算法更加均匀,计算量与原有算法相当。经过Matlab仿真验证,改进算法的成像指标得到提升。为便于生成FPGA代码,采用Simulink工具搭建了用于生成改进算法中三种补偿因子的模型。将Simulink模型输出的代码加载到Vivado软件中,对Vivado输出的补偿因子与由Matlab输出的精确补偿因子进行了对比,精度满足要求,验证了所搭建Simulink模型的准确性。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基于改进ALO-RBF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杂波预测模型

      2023, 44(1):111-119. DOI: 10.12347/j.ycyk.20220411002

      摘要 (107) HTML (12) PDF 1.70 M (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频地波雷达是海上动目标检测的重要手段,其中海杂波是影响海面目标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海杂波的预测精度进而有效抑制海杂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狮算法(Ant Lion Optimizer,AL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海杂波预测模型(MGPALO-RBF,Multiple elites dynamic guidance Ant Lion Optimizer based on Gaussian difference variation-based learning with Perturbation factor-radial basis function)。由于标准蚁狮算法具有易陷入局部最优且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在蚂蚁进行随机行走的过程中加入扰动因子以增加种群的活跃性和多样性,并提出多个精英动态引导机制,强化算法前期的探索能力和后期的开发能力,同时对种群中较差蚁狮进行高斯差分变异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蚁狮算法在对比算法中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MGPALO-RBF模型具有更好的海杂波预测性能。

      • 0+1
      • 1+1
      • 2+1
    •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法的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

      2023, 44(1):120-125. DOI: 10.12347/j.ycyk.20220328002

      摘要 (86) HTML (15) PDF 676.33 K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代战场上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整个雷达系统乃至电子对抗装备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法在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中对各指标隶属度不敏感的问题,受“木桶效应”启发,基于对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隶属度值的奖励与惩罚机制,构造了局部状态变权函数对常权向量进行变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最后,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雷达抗干扰效能的评估实例中,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可以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估结果。

      • 0+1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