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41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与技术报告
    • 基于FPGA的并行可配置Keystone实时处理架构设计

      2020, 41(5).

      摘要 (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于平衡馈电的倍频程宽波束紧缩场馈源*

      2020, 41(5):1-5.

      摘要 (34) HTML (0) PDF 6.16 M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了一种工作在 4GHz~8GHz 的基于平衡馈电的宽波束中心脊喇叭馈源。馈源的中心脊为十字形,位于喇叭中心。四个同轴探针旋转对称分布,外导体连接喇叭壁,内导体与十字形中心脊的四个脊片分别连接,通过向正对的同轴探针馈入等幅反相的差分信号实现平衡馈电,抑制高次模的产生。中心脊波导喇叭截止频率较低的前三个模式分别为 TE11模,TE21L 模和 TE21U模式,其中, TE11模是馈源的主模式。针对馈源的模式分布分析馈源具有宽带特性的原因。在喇叭口面位置加载三个优化设计的轴向波纹槽,获得稳定的宽波束辐射方向图。设计的馈源在频带范围内 VSWR<1.9,–3dB 波束宽度>51.5°,E 面和 H 面交叉极化

    • 基于子阵级非周期的有限扫描阵列研究

      2020, 41(5):6-10.

      摘要 (25) HTML (0) PDF 1.08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基于子阵级非周期的有限扫描阵列进行研究,采用数值仿真和遗传算法对基于不同子阵规模的非周期阵列进行优化设计,分析 4×4 和 2×2 两种子阵规模对接收多波束应用中伴随波束方向图的影响,研究表明子阵规模过大会引起伴随波束方向图的旁瓣抬升,通过减小子阵规模可以避免该问题,论证了设计的基于 2×2 子阵的非周期八角阵可应用于有限视场扫描相控阵中。

    • 一种适用于封闭场景下的遥测信号接收方法

      2020, 41(5):11-15.

      摘要 (78) HTML (0) PDF 828.57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规的遥测信号接收多是在开阔场景进行,被测对象除了在起飞或降落时短暂低仰角,大部分时间其信号是视距传输,其遥测信道近似于高斯白噪声信道。随着遥测应用场景的逐步扩展,封闭场景下的遥测需求逐步被提出, 应用模式和信道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某封闭场景,分析常规遥测接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双天线加盲均衡的分集合成和接力接收方案,有效解决了封闭场景下的遥测信号中断问题。方案成功应用于某测试系统,实测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极大提升遥测系统的健壮性。

    • 基于FPGA的并行可配置Keystone实时处理架构设计*

      2020, 41(5):16-22.

      摘要 (20) HTML (0) PDF 447.59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雷达高速运动目标脉间存在距离单元走动而不利于长时间积累的问题,采用 Keystone 变换技术补偿距离单元走动是雷达提升高速运动目标检测和 ISAR 成像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但 Keystone 变换计算复杂度高,在工程上实现实时处理极为困难。提出一种并行度可配置的 Keystone 实时处理架构,支持增加并行度来提升处理性能,实现资源与处理性能的互换。通过仿真和板上验证表明,Keystone 处理架构是有效的。使用 Keystone 实时处理架构实现高速运算目标的相参积累与理论结果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 10e-8;在并行度为 1 的情况下,平均单频点 2048 脉冲的 Keystone 处理需小于 25μs,满足 Keystone 实时处理要求。

    • 一种GPS抗干扰及干扰DOA估计工程集成方法

      2020, 41(5):23-28.

      摘要 (18) HTML (0) PDF 1.13 M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卫星导航干扰对消技术和干扰测向技术是卫星导航干扰对抗的两个典型方向,并逐渐成为当前卫星导航抗干扰装备的标配功能。如何实现干扰对消和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成为制约工程实现的主要瓶颈之一。提出一种 GPS 抗干扰及 DOA 估计的工程集成方法,通过优化噪声子空间估计工程实现,实现了高性能抗干扰和高精度干扰测向的高效集成,与抗干扰模块和干扰测向模块相比,集成模块极大降低了工程实现资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对抗干信比 60dB 的干扰,并提供 2 度的测向精度。

    • 海上无人船自组网随机接入仿真研究*

      2020, 41(5):29-35.

      摘要 (56) HTML (0) PDF 1.05 M (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上无线通信具有传播环境复杂、多径干扰、信号衰减和时延较大等特点,传统的通信传输系统无法满足无人船之间、岸船之间稳定可靠的通信业务需求。针对海气界面组网观测中以无人船为核心的快速机动组网协同观测任务,研究基于信道感知的无人船自组网随机接入协议,采用优先级机制满足海上环境下网络负载较大时敏业务的低延迟传输需求,为无人船组网观测信息传递提供可靠性和实时性保证。终端采用一发多收机制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和网络系统吞吐量。最后,基于 OPNET 搭建仿真网络模型,从接入成功率、平均端对端时延、系统吞吐量等方面仿真分析所设计的随机接入协议性能。

    • 一种机械式机动相控阵雷达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2020, 41(5):36-41.

      摘要 (34) HTML (0) PDF 458.47 K (1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伺服延迟造成目标丢失的问题,为了提高相控阵雷达的跟踪能力,提出一种机械式机动相控阵雷达的目标跟踪算法,并且给出了方法的处理流程和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目标跟踪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能够满足机动相控阵跟踪的实时性要求。

    • 基于GPU的干涉测量VDIF格式数据编帧方法*

      2020, 41(5):42-51.

      摘要 (45) HTML (0) PDF 1.02 M (2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深空测控网 VLBI 基带转换器灵活性和多种数据格式适应能力,设计一种基于 GPU 的 VDIF 格式数据编帧方法。基于 CUDA 并行运算架构开发符合 VDIF 规范的帧头计算模块、多通道单线程编帧模块和多通道多线程编帧模块。为了实现编帧过程效率的优化,设计基于纹理缓存查找表的数据量化方法和基于流式架构的多帧信号异步编帧方法。试验验证表明,设计的编帧方法结果正确,高效可靠,有望为我国深空测控干涉测量数据记录系统参与国际 VLBI 联合观测提供有效的支持。

    • Simpira置换的差分路线研究

      2020, 41(5):52-56.

      摘要 (23) HTML (0) PDF 296.81 K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称密码算法设计由算法结构设计和内部置换函数设计组成,但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累加,算法结构与置换函数之间的配合与相互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应的分析工作可为密码算法的安全性评估和设计提供参考。Simpira 是一族密码置换,整体结构为广义 Feistel 结构,其 F 函数基于 AES,最终选取的 F 函数相当于 2 轮 AES 轮函数。研究的对象是 Simpira 设计文档中提到的一种结构,是 Simpira-2 的一种简化情形,算法的状态大小为 256 比特,整体结构为 Feistel 结构,其中 F 函数采用 1 轮 AES。在这种简化的情况中,研究给出了 4 轮 6 个活跃 S 盒和 5 轮 15 个活跃 S 盒的截断差分路线的可能模式,通过 S 盒、列混合操作中差分的计算和分析,对应上述 4 轮、5 轮截断差分,具体路线的概率分别可达到 2-36、2-91

    • 基于熵-AHP融合的空袭目标威胁度量与排序

      2020, 41(5):57-64.

      摘要 (18) HTML (0) PDF 506.30 K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防空作战时对目标威胁评价主观性强、排序逻辑刻板的问题,提出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AHP) 融合赋权的空袭目标威胁度量与排序方法。首先结合空战态势分析影响目标对我防空阵地威胁度的各属性因素,同时给出影响因素的威胁隶属度函数,然后利用熵值法和 AHP 赋权并相继采用加权求和、乘法合成、几何平均的方法进行二次融合,所获权重用于各目标威胁度的综合度量及排序。仿真结果表明,二次融合权重兼取熵值法与 AHP 的赋权特点,度量方法更为合理,排序结果更加贴合真实战场态势,可信度高。

    • 基于拟合的吸收光谱反演算法研究*

      2020, 41(5):65-70.

      摘要 (35) HTML (0) PDF 458.60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可调谐半导体吸收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光谱检测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实现不同领域组分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的高精度探测。技术分为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和波长调制光谱技术, 通过选取不同的目标函数,验证拟合算法在吸收光谱技术中的可行性,两种技术均可通过构建合适的目标函数结合拟合算法实现吸收信息的精确反演,依据物理过程建立吸收模型,分别将直接吸收技术的光强、吸光度及透过率和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光强及谐波信号作为拟合对象,实现了拟合参数的精确计算,从理论上验证了处理方法的准确性,扩展了拟合算法在检测仪器开发方面的应用,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下载排行